A-A+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全诗赏析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

作者:王维 年代: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诗中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鱼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诗人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这首诗写出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王维所居辋川别墅在终南山下,故称山居。一场秋雨过后,秋山如洗,清爽宜人。时近黄昏,日落月出,松林静而溪水清,浣女归而渔舟从。如此清秋佳景,风雅情趣,自可令王孙公子流连陶醉,忘怀世事。此诗以一"空"字领起,格韵高洁,为全诗定下一个空灵澄净的基调。全诗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前四句写秋山晚景之幽静,五六句写浣女渔舟之喧哗。诗之四联分别写感觉、视觉、听觉、感受,因象得趣,因景生情。反衬了当今社会官臣惰,贪,写出诗人自己的高尚情操,写出那无忧无虑,表达了作者十分向往这种生活。也表达了作者崇尚恬静淡泊的田园生活,不愿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古代文人多借清秋而写悲伤之意,此诗则属乐秋之佳作。《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色韵清绝。"《唐诗解》:"雅兴淡中有致趣。"《唐诗矩》:"右丞本从工丽入,晚岁加以平淡,遂到天成。"《唐诗合选详解》王云翼云:"前是写山居秋暝之景,后入事言情,而不欲仕宦之意可见。"

  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王维的人生大志也隐藏在字里行间。

   中心:写清幽安闲之境,表达了是人顺应天性,恬然自适。

“有时忽惆怅”下一句及全诗赏析、作者出处

“有时忽惆怅”下一句及全诗赏析、作者出处
有时忽惆怅的下一句是“匡坐至夜分”。整句: 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 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赠何七判官昌浩》 赠何七判官昌浩 作者:李白 年代:唐 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平明空啸咤,思欲解世纷。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老死阡陌间,何因扬清芬。夫子今管乐,英才冠三军。终与同出处,岂将沮溺群。 赏析:暂无。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
出自金朝元好问的《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重重叠叠的山峰隔断了繁华喧闹的都市生活,更觉得年丰人寿在我们这个小村落。移居到想要去的人迹罕至之所,那里有窗口可以看到碧绿的山峰,还有屋后茂密的松柏一棵棵。种植那十年成材的树木,耕作...

七夕的诗句,关于描写七夕的诗句,七夕节的诗句

七夕的诗句,关于描写七夕的诗句,七夕节的诗句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无名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日夜女歌九首(汉乐府)     三春怨离泣,九秋欣期歌。...

每天都冒出很多念头,那些不死的才叫做梦想

每天都冒出很多念头,那些不死的才叫做梦想
引导语:生命中,会有一个人,给你生命,陪你成长;生命中,会有一个人,激起你的涟漪,给你淡淡却美妙的青春回想。时光如梭,转瞬即逝,享受每分每秒,即使在你最艰难的时刻。 1、水一旦流深,就会发不出声音。人的感情一旦深厚,就会看似淡薄。 2、喜欢是乍见之欢,爱是久处不厌。   3、人生真正的朋友不一定会锦上添花,但一定会雪中送炭。   4、无畏孤单。因为这世上,肯定有一个人,正努力地走向...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yow100.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