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富贵不能扰乱我的心意,贫贱不能改变我的节操,威武不能挫折我的志向,这种坚持仁义之道,保持独立自主人格的人,才叫做大丈夫。

  [出典]《孟子滕文公》

  注:

  1、原文:《滕文公下·第二章》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大丈夫吗?一发怒,诸侯就害怕;安居无事,天下就没有冲突。”

  孟子说:“这怎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礼吗?男子行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亲自送到门口,告以顺从是为人之妻的道理。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里,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大道上,能实现志向就与民众一起去实现,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固守自己的原则,不受富贵诱惑,不为贫贱动摇,不为武力屈服,这才叫大丈夫。”

  3、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中唐的韩愈着《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4、【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 到五代十国的後蜀时,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5、这整齐的排句,气势磅礴,铿锵有力。后来,这三句话成为立志、律身的名言,成为许多英雄豪杰、志士仁人的座右铭。

  6、这句话被古代无数文人、士大夫奉为人生准则,至今仍影响颇深。这句话很好地体现了儒家的思想,说明了一个大丈夫该是怎样的:

  富贵不能淫:这是“仁”、“义”,也是“智”。富贵了也应该要仁爱,不能过于奢侈享乐,要多去帮助别人,不能为富不仁。说它是“智”,是因为它也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为富不仁的人是不会长久富贵的。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无论外界环境如何改变,自己的立场、志向决不会转移。或许正是这句话铸就了五千年来中华儿女们挺直的脊梁。

  于是,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一个个“大丈夫”:从文天祥到邱少云,再到“微尘”,他们虽都是平凡的人,但他们却足以撑起天地。

  7、孟子的“浩然正气”就是他一贯表白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说不能。”(《孟子·告子下》)“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说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是两千年来始终激励人心,传颂不绝的伟词名句。它似乎是中华民族特别是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很明显,这种理想的道德人格并不是宗教性的精神,而是具有审美性灼灼光华的感性现实品格;它不是上帝的忠诚的仆人,而勿宁是道德意志的独立自足的主体。”(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从孟子到文天祥,再到近代以来的无数仁人志士,正是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辉映千古的“浩然正气”铸就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开拓着中国的希望。

  8、在眼下流行物质主义小男人的时代,符合这条标准的“大丈夫”已经沦为濒临灭绝的稀缺动物了。

  然而,今天在汉城病逝的前总统金大中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一生固守自己的信念,矢志不渝追求自己梦想的大丈夫,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为韩国民主事业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朝韩和解,最终实现朝鲜半岛统一努力的一生。 (七犀鸟)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出自唐代韦庄的《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江雨霏霏江草齐”:暮春三月,江南的春雨,密而且细,在霏霏雨丝中,江边绿草如茵,四望迷蒙...

关于元宵节的诗句、有关元宵节的诗句

关于元宵节的诗句、有关元宵节的诗句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啥也不说了,伤感。。。《元宵》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唐兄还是那么的风流不羁! ...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赏析:   这是诗人眺望洞庭湖而写的景色诗,理解如话而意味隽(juan)永。榜首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体现湖面的开阔廖(liao)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现象,天还没黑但月亮现已出来,若是天亮就看不出两者颜色的交融了。...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yow100.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