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出自先秦的《荆轲歌 / 渡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还 一作:复反)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此句疑为后人补作)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荆轲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史书上说,高渐离击筑,荆轲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唱得太悲壮了,以至于听者嗔目,发尽上指。  一段唱毕,只听见荆...

参考赏析

鉴赏一

上句即景写风吹水寒,渲染苍凉悲壮的气氛。下句抒写决死的情怀,明知有去无还,却毅然前往,决不回顾。“风萧萧”有声,从听觉上渲染离别之际的惨烈;“易水寒”彻骨,从感觉上描状环境的悲凉;一上一下,极尽天地愁惨之状,更加烘托出荆轲“君子死知己”,慷慨赴国难的凛然正气。虽寥寥十五字,却“凄...

鉴赏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以此得名,而短短的两句诗乃永垂于千古。在诗里表现雄壮的情绪之难,在于令人心悦诚服,而不在嚣张夸大;在能表现出那暂时感情的后面蕴藏着的更永久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时的冲动。大约悲壮之辞往往易于感情用事,而人在感情之下便难于辨别真伪,于是字里...

鉴赏三

这首短歌,通过对风声萧萧、易水寒凉的外界景物的渲染烘托,表现了荆轲去刺杀秦王时的悲壮情怀和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的坚定意志。有人把意思翻新,用以表现革命者以身赴敌的英雄气概。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曾引用这句诗,激励革命战士对敌斗争的勇气,渲染为人民而战斗的一种慷慨悲壮气氛。这个历史被...

鉴赏四

这是一个身赴虎穴,自知不能生还的壮士的慷慨悲歌。全诗仅两句。第一句写临别时的环境,萧瑟的秋风,寒冽的易水,一派悲壮苍凉的气氛。景物描写中渗透着歌者的感情。第二句表现了英雄赴难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这首诗语言十分平易、简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曲绝唱。荆轲以此得名...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出自五代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门帘外传...

比较励志的诗句、励志古代诗句

比较励志的诗句、励志古代诗句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大学)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最...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元宵节思乡诗句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元宵节思乡诗句
◆《上元夜》(唐)崔液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唐)李商隐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全诗赏析

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全诗赏析
诗词名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作品赏析:   该诗短短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 、“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yow100.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