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出自宋代苏轼的《惠州一绝 / 食荔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不辞 一作:不妨)

参考翻译

译文

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参考赏析

赏析

从“荔枝诗”看东坡先生的岭南心境。苏东坡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不得签书公事”。于是,东坡先生流连风景,体察风物,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连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都爱得那样执着。绍圣二年四月十一日,苏轼在惠州第一次吃荔枝,作有《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一诗,对荔枝极尽▼

创作背景

绍圣三年(1096)作于惠州,此题下有两首,这里选第二首。岭南两广一带在宋时为蛮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迁客逐臣到这里,往往颇多哀怨嗟叹之辞,而东坡则不然,他在这首七绝中表现出他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同时还表达了他对岭南风物的热爱之情。▼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出自唐代张籍的《征妇怨》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秋风萧瑟的凄寒九...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出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  柳宗元的山水,大多描写比较幽僻清冷的境界,借以抒发自己遭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表达了诗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开头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雪景,“千山”“万径”都是夸张语。山中本应有鸟,路上本应有人;但却“鸟飞绝”“人踪灭...

《所见》古诗翻译赏析

《所见》古诗翻译赏析
所见   作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欲:想要。   ⑸捕:捉。   ⑹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   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赏析:   户...

关于菊花的诗句、描写菊花的诗句 精品

关于菊花的诗句、描写菊花的诗句 精品
关于菊花的诗句、描写菊花的诗句,请大家欣赏。 ——仪鸾殿早秋 李世民寒惊蓟门叶,秋发小山枝。松阴背日转,竹影避风移。 提壶菊花岸,高兴芙蓉池。欲知凉气早,巢空燕不窥。 ——感遇四首(之二) 唐.李白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过故人庄 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yow100.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