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出自盛唐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赏析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人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出自清代张维屏的《新雷》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大自然虽然默默无言,但却有情,寒尽而带来春天,悄悄地安排好万紫千红的百花含苞待放大自然早已安排好了万紫千红,只等春雷一响,百花就将竞相开放。 注释新雷:春天的第一个雷声,象征春天的莅临。古人认为雷是动生万物的造物:指天。古人认为天是创造万物的每于:常常在。▼ 参...

有关月夜的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有关月夜的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人逢喜事精神爽,敢教日月换新天。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惟有...

毛泽东: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毛泽东: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毛泽东名句“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出自《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jīng)旗奋,是人寰(huán)。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赏析: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

与荷花有关的诗句 酣红腻绿三千顷,总是波神变化成

与荷花有关的诗句 酣红腻绿三千顷,总是波神变化成
 酣红腻绿三千顷,总是波神变化成。 出自淤泥元不染,开於玉井旧知名。 暑天胜似凉天好,叶气过於花气清。 何事濂溪偏爱此,为他枝蔓不曾生。东湖荷花 宋.释文珦 涌金门外凉生早,无数荷花斗娇好。 自怜贫病不出门,无奈心情被花恼。 夜来一雨愁思浓,晚看玉露垂庭草。 便须扶杖买兰舟,莫待红妆被霜老。荷花 宋.湛道山 若耶溪边天气秋,采莲女儿溪岸头。 笑隔荷花共人语,烟波渺渺荡轻舟。 数声水调...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yow100.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