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出自五代诗人李璟的《摊破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赏析
  李璟流传下来的词作不多,所传几首词中,最脍炙人口的,就是这首《摊破浣溪沙》(有些本子作《浣溪沙》)。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菡萏,荷花的别称。文字的语言是形象的,所以作者一上来就说:“菡萏香销翠叶残”。说“香”,点其“味”;说“翠”,重其“色”。此时味去叶枯确然使人惆怅。西风,秋风之谓也。绿波,写的是莹莹秋水。如果说上句是重在写秋色,那么这一句则重在写秋容。一个“愁”字,把秋风和秋水都拟人化了,于是,外在的景物也霎时同作家的内在感情溶为一体了,词作也因之而笼罩了一层浓重的萧瑟气氛。三、四两句,由景生情,更进一步突出作家的主观感受。韶光,指春光。在这里,作家以其独特而深刻的感受告诉人们:在这秋色满天的时节,美好的春光连同荷花的清芬、荷叶的秀翠,还有观荷人的情趣一起憔悴了,在浓重的萧瑟气氛中又平添了一种悲凉凄清的气氛。“不堪看”三字,质朴而有力,明白而深沉,活脱脱地抒发了人的主观感情。“自古逢秋悲寂寥”(唐刘禹锡诗句)。李璟虽然位高为皇帝,但是生性懦弱,再加上当时内外矛盾重重,境遇相当危苦,此时此刻,触景伤情,从而产生无穷的痛苦和哀怨是十分自然的。

  词的下片着重抒情。首句,托梦境诉哀情。一梦醒来,雨声细细,梦境即便美好,但所梦之人毕竟远在边塞(鸡塞,鸡麓塞,在今陕西省。这里泛指边塞),可思可望而不可即。的确是“雨亦绵绵,思亦绵绵”。“小楼”句,以吹笙衬凄清。风雨高楼,玉笙整整吹奏了一曲(彻,遍,段。吹彻,吹完最后一段),因吹久而凝水,笙寒而声咽,映衬了作家的寂寞孤清。这两句亦远亦近,亦虚亦实,亦声亦情,而且对仗工巧,是千古传唱的名句。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环境如此凄清,人事如此悲凉,不能不使人潸然泪下,满怀怨恨。“多少”,“何限”,数不清,说不尽。流不完的泪,诉不尽的恨;泪因恨洒,恨依泪倾。语虽平淡,但很能打动人心。结语“倚栏干”一句,写物写人更写情,脉脉深长,语已尽而意无穷。

  这首词有些版本题名“秋思”,看来是切合的。李廷机评论过这首词是“字字佳,含秋思极妙”(《全唐五代词》四四一页)。确实,它布景生思,情景交融,其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出自宋代诗人秦观的《纳凉》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赏析  这句连用“携”、“来”、“追”三个动词,把人携杖出户后的动作,分出层次加以表现。其中“追”字更是曲折、含蓄地传达出诗人追寻理想中的纳凉胜处的内在感情,实自杜甫《羌村》“忆昔好追凉”句点化而成。这样,诗人急于从火海中解脱出来的情怀,通过一系列动作,就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   次句具体指出...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出自唐代杜牧的《赠别二首》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象无情;只觉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声。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依依惜...

24岁到70岁的流金岁月

24岁到70岁的流金岁月
24岁分手了,25岁好似不会恋爱了,26岁。。。27被家里逼着相亲。。当儿孙膝下的时候,猛然发现似乎爱情在生命中的份量没你想象的那么高贵。 23岁时 你换了工作,每个月一千多却花得反而是不够,你男朋友去了外地打工,你们两地分隔,他开始经常泡酒吧,他天天都有应酬,见惯了灯红酒绿,学会了 逢场作戏,每天玩到凌晨才睡,但睡前都记得给你发条短信说晚安。你生气时他会一直打你电话,跟你道歉。 24岁时 ...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出自南北朝庾信的《重别周尚书》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身居阳关万里外,不见一人往南归。只见河边有鸿雁,秋天到来往南飞。注释①庾信有《咏怀二十七首》,本篇原列第七首以远戍白喻,言久羁异域,恨...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yow100.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